梅州民營企業要如何主動參與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建設,并助推自身發展?日前,省工商聯兼職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平元圍繞這一主題,接受《南方日報·梅州觀察》采訪。
嘉元科技董事長廖平元
廖平元指出,建設粵閩贛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將為梅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帶來三個突出機遇。一是政策機遇。省委省政府將出臺一系列有利于梅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快速發展、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二是產業機遇。將強化梅州原中央蘇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雙向對接,為民營企業帶來更多更大的產業發展機遇。三是人才機遇。將吸收更多跨地區、跨行業流動的高端人才,為民營企業積聚更大的發展動能。
廖平元表示,作為民營企業,要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用好這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推動企業實現新發展。一是要吃透政策。要吃透政策規定、上級精神,把中央和省送給梅州蘇區人民的“大禮包”用好、用到位。二是要主動出擊。要進一步強化與贛閩粵地區協調聯動,主動尋求與產業鏈主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交流。三是要內強素質。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行精細化管理,利用技術創新帶動企業優化升級。
廖平元認為,作為民營企業,要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是要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要敢于投入,配備行業先進的研發儀器設備,認真做好知識產權的培育,積蓄更大發展能量。二是要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隊伍。要吸引和挑選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強與大灣區的產學研交流,建設一支有韌勁、善創新的科研人才隊伍。三是要致力“卡脖子”難題攻關。要將企業研發方向與國家“卡脖子”問題清單緊密結合,爭取多承接國家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研課題,更好助力國家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為梅州民營企業,嘉元科技近期將著力加強PET復合銅箔、鋰離子電池快充負極材料等前沿新技術研發應用,不斷提升產業自主創新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力促銅箔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